關於我自己

苦悶的上班族一個。下班後,拍拍照,聽聽音樂,看看影片,不亦快哉!

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話說CD保存這件事……


在engadget看到這篇文章「美國國會圖書館藉由破壞 CD 來尋找拯救它們的方法」,又勾起了我心中的痛,什麼CD可放百年的神話,我從來不信,因為,我就是原版CD讀不出來的受害者!而且還是Philips的原版CD,飛利浦好歹也是CD發明人之一(另一是SONY),出品的唱片該有一定的品質吧!

好吧,壞掉的CD能做什麼呢?拿來寫Blog當回憶錄吧!

特別從CD架把這套CD挖出來,雖然壞掉了不能聽,我還是留在CD架當收藏品,充版面也好!當回憶的紀念品也好!


壞掉的CD挖出來和我的Blog合照一張。
先來一張正面照。

再來一張背面照。
右下角PHILIPS上方:「CD is manufactured by PolyGram in Hanover,West Germany」
還是西德製的老CD喔!

下面這幾張CD圖片是從這套MESSIAH(彌賽亞)用掃瞄器掃出來的。

 Disk1 印刷面
好慘的印刷面,但這還不是最糟的。


  Disk1 讀取面
邊邊反射層有些不見了!
完全讀不出來。

 Disk2 印刷面



  Disk2 讀取面
這張看來還好,但也是讀不出來了。
表面還有些霉斑。我不想再去清潔了。

其實一般CD要是有這種表面的霉斑,我都用洗碗精加清水就可以搞定,光亮如新。
不過一定要晾乾才能收起來。

Disk3 印刷面

這張是最慘的一張!


  Disk3 讀取面

有多慘?


 Disk3特寫,看到了那圈圈小點點嗎?都可透光了!

可惡的霉菌!連金屬反射層都吃了!


 Disk3都可透視看到我的Blog了!

其實這套CD與我其它的CD也都是放在同一架上,
當年第一張買的CD到現在都還好好的,其它CD也大都還好,
有幾張表面有發霉,洗一洗清一清就沒事了,
有另一套CD內的海棉墊片風化了,但是CD沒事,
為什麼就只有這套CD特別糟糕呢?
難到當年在聽的時候手指特別髒嗎?
但也不會一次三張全掛了吧?
大學畢業後去當了兩年兵,之後又很久沒聽,
等我發現慘案時,已經來不及了拯救了,CD都讀不出來了,唉!


那這套MESSIAH(彌賽亞)到底是什麼音樂呢?
得從下面這位先生說起。
一看就像是出現音樂課本的人物,
沒錯!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韓德爾。

圖片取自wiki

1685年對古典音樂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出生了兩個古典音樂界的重量級人物,一個是巴哈,一個就是韓德爾


韓德爾  wiki,詳細介紹可點連結過去看看。他除了「彌賽亞」,「水上音樂組曲」和「皇家煙火」、「席巴女王駕到」等等也都很有名。

神劇之父 另一篇介紹他的生平故事。

而這套壞掉的CD,正是韓德爾的名作,彌賽亞MESSIAH

彌賽亞 (韓德爾) wiki,彌賽亞的詳細介紹可點連結過去看看。


雖然唱片不能聽了,但是這年頭還有很方便的Youtube, 

就讓The Choir of King's College, Cambridge的這個Messiah版本來彌補心中的痛吧!

這個版本看來是Youtube點撥率最高的版本,來聽吧!

全部聽完要兩個半小時多,我看分次聽吧,一次聽不完。


Handel - "Messiah"/ The Choir of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韓德爾的Messiah中最有名的就是這一首讚美耶和華的「哈利路亞Hallelujah 」大合唱,你一定聽過!


這個是純音樂版本。

「1743年,《彌賽亞》在倫敦上演,英王喬治二世親臨劇院。當聽到第二部分終曲《哈利路亞大合唱》時,國王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站立起來聽完了全曲,將它稱為「天國的國歌」。現今音樂會演奏此曲時全體觀眾均會起立聆聽,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慣例。」~~引用自「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韓德爾」wiki

唱國歌時要站立,
這首Hallelujah號稱「天國的國歌」,
所以,當你有機會聽現場演出,聽到這首Hallelujah時看到大家站起來,不要覺得奇怪喔!

只是,不站也沒人強迫你一定要站就是,
畢竟只是約定成俗。

下面兩個Hallelujah版本加上現場畫面,有氣勢多了!


這個Mormon Tabernacle Choir Orchestra at Temple Square的版本是看來是正統演出版本。




這個Radio City Music Hall的版本看來熱血多了!

影片開頭可以看到觀眾開始站起來聽了。


Hallelujah!

你的寶貝CD還是完美的狀態嗎?

很久沒聽了嗎?

有空時挖出來聽吧!



話說,Messiah內的這首「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我也很很喜歡!
很輕快的一首歌。
當年在合唱團時也曾唱過這首,在此回味一下。(雖然當時唱的亂七八糟的,哈!)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史黛西肯特 Stacey Kent

因為寫了一篇「安佐里Ann Sally」,同事推薦「史黛西肯特 Stacey Kent」給我聽,感謝她的推薦,又多了一位好聽的收聽名單。

google搜尋 Stacey Kent,跑出來第一個資料就是Youtube 上的這首「So Nice」,來聽聽看吧。


輕鬆、隨意、甜美、清柔女聲,馬上收入Spotify的收聽名單。

查了一下資料,看到了以下這個連結:

史黛西肯特 Stacey Kent 中文官方部落格 雖然很久沒更新了,但是有不少資料可看。

Stacey Kent Stacey Kent的官網


輕鬆的音樂,出自「The Changing Lights」這張專輯。


來看看博客來有賣什麼史黛西肯特的唱片吧。

博客來Stacey Kent

看來作品還真是不少,想要搜集不容易啊,太多了,這時真是覺得有Spotify太好了。

Youtube合輯 - Stacey Kent 因不提供嵌入功能,有興趣可點左邊連結,當背景音樂不錯,光這裡就聽不完了。

真的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接觸外國歌手了,以有名的「諾拉·瓊絲 Norah Jones」來說,對我來說都算是新人了,腦袋該來update一些新人資料了,雖然喜歡聽發燒女聲,但腦袋還停在Jennifer Warnes Amanda McBroom之流。

很久沒在看音響論壇了,當年都會看著雜誌去買唱片,現在網路方便,資訊發達,所缺的反而是時間,被工作吃掉太多時間了,寫Blog時間就是我的音樂時間了

最近買了Pioneer N-50那台機器後,開始建構我的音樂資料庫了,網路儲存NAS系統也買了,2 顆4TB組成RAID1,資料慢慢增加中。(這部份我打算另寫一篇來記錄Pioneer N-50與NAS奮戰的種種,當成備忘錄也好。)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安佐里(Ann Sally) ,何許人也?

下班時在成大的佈告欄看到這張海報,吸引了我的目光,小野麗莎我還知道,安佐里(Ann Sally) ,這我就沒聽過她的名號,有好一陣子沒接觸這方面的資訊了。
但是看到療癒系爵士女伶,我就有興趣了,這類型的音樂最適合靜靜的夜,懶懶的聽啊!

先在spotify找到她的「Day Dream」專輯,邊放音樂邊找資料,看看她到底是誰。


先從海報上的資料找起,很快的就找到不少資訊。

療癒系爵士女伶安 佐里2014首次訪台演唱會(臺南場),就在月底5月30日,成大的成杏廳。

圖片來源:鴻宇國際藝術
Ann Sally 2014 Concert Debut in Taiwan 


主辦單位:PAI鴻宇國際藝術、Welcome Music洧誠國際有限公司 

共同主辦:成大藝術中心、臺南市政府、財團法人臺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Youtube 找到的廣告。
柔順的嗓音,聽來還蠻舒服的。
之前應該有聽過這個聲音,
只是不知道她就叫「安佐里 Ann Sally」,
太久沒接觸新的音樂資訊了,
沒關係,
現在認識還不遲,
多了一個聽音樂的選擇。


在Youtube 找到的另一個廣告。

Ann Sally 安佐里.....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優美歌聲..      Welcome Music 的音樂部落格
在網路找到一篇介紹安佐里的文章,可以過去參考一下。

音樂人漫談 / Ann Sally    太 空 猴 宇 宙 放 送 局 
這一篇也整理了不少的資料。

上面這兩篇看完後對她就可以有個基本認識。


來聽歌吧!

Youtube找到的Ann Sally撥放清單,當背景音樂不錯!

今晚寫Blog的背景音樂就是她了,Ann Sally!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聽說這些壁畫花了35萬~~台南火車站北側地下道彩繪

前幾天看到新聞:「台南火車站北側地下道彩繪,市議員邱莉莉質疑短短不到卅公尺長,竟花了卅五萬元,批評觀旅局根本是浪費公帑,「市府是不是錢太多了?」~~原文〈南部〉南市府彩繪地下道30米要35萬 挨批錢太多 自由時報

沒想到上週去站前看小黑「狗吠火車」,這週六又要到火車站看壁畫。
就來看看花了35萬的壁畫到底是畫什麼吧!


今天又是大晴天,拍狗吠火車時不知道地下道還有文章可寫,不然就一起拍了。

又是鳳凰花開時期, 台南市的市花。

在火車站北側的地下道就是這兒。
從上圖左方入口下去地下道。

 走下去。

就是這條彩繪的地下道。
感覺還不錯啊!
兩旁不再是光禿禿的牆面。
地下道也還蠻乾淨的。


渥斯視覺藝術工作室」的作品,點左邊的連結,可以看到地下道彩繪時的過程紀錄。


先來看看這一邊的作品。

這些作品都沒有解說,對台南不熟的可能有些不知道是在畫什麼主題,
我就以我的理解來介紹這些作品吧!
作品名稱是我取的,不是正式名稱。


「烏山頭水庫與八田與一」

右邊那個男人如果不是坐那個樣子,大概沒人知道他是八田與一。

八田與一的這個坐姿圖,應該就是從烏山頭水庫的那個八田與一銅像來的。
八田與一銅像「…該銅像係委託日本金澤的雕刻家「都賀田勇馬」所雕塑,在日本製好以後,於1931年7月8日運抵台灣。…」

烏山頭水庫很有形狀很有特色,看空照圖就知道是烏山頭水庫。



「台南特產」

白河的蓮花、後壁鄉的無米樂、烏樹林有個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玉井的芒果、
右下方那是文旦嗎?如果是文旦,那就是麻豆文旦吧!
中間右方那個有水蒸氣的水,是關子嶺溫泉嗎?

這圖的外框,如果是台南的地圖的外框會不會更好?
看那形狀,實在與台南不像啊!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鹽水的元宵節可是超級熱鬧的。


「官田菱角與凌波仙子」

凌波仙子,水雉的暱稱,台灣僅剩沒多少隻,瀕臨絕種。
官田菱角,有名的地方特產,好吃!


「七股鹽山與黑面琵鷺」

七股鹽山:「七股鹽場過去是台灣最大的曬鹽場,主要供應國內農工業用鹽,隨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七股鹽場遂於2002年5月廢曬,結束台灣338年曬鹽歷史,七股鹽山的休閒遊憩時代隨之開啟。 」~~引用自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要了解黑面琵鷺,可以去看看。


再看看另一邊。


「在德記洋行吃蝦捲的四草招潮蟹」

背景是四草生態綠色隧道
那建築看來很像德記洋行的二樓
安平的周氏蝦捲也是很有名的小吃。


「荷治時期的台南」

從歷史的窗口,看到荷治時期的熱蘭遮城。
前方的紅磚牆現實不存在,那是在台灣海峽上空。
點選下方的熱蘭遮城連結,可以看到原圖。

熱蘭遮城,也就是現今的安平古堡

(前一陣子為了寫鄭經的系列文章,看了不少明鄭時期的資料,才有辦法一看就知道這圖是在畫什麼,沒想到K歷史還有這種意外收獲!)



「天后、赤崁、度小月」

大天后宮該廟宇前身本為明朝寧靖王朱術桂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1683年,臺灣進入清治時期,才將該府邸改建為天后宮,官建大廟。」~~引用wiki

赤崁樓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亦稱省城、攝政城、紅毛樓、在地人叫「番仔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傾圮,僅留部分殘蹟。」~~引用wiki

台南度小月擔仔麵,最右邊那碗留給你吃!(拍照擺pose用!)


「林百貨,小歇一下!」

林百貨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百貨歷史建築之一,臺南市政府於1998年6月26日公告其為市定古蹟。2010年1月7日開始進行整修,在2013年1月修復完成,並於該年6月30日到8月31日開放民眾參觀。預定由高青開發經營,沿用原名於2014年6月14日重新開幕。」~~引用自「林百貨」wiki

=============================================
兩張林百貨相片來插花一下:

去年開放參觀時有去湊熱鬧。


==============================================================



「玉井芒果」

台南的玉井,有芒果的故鄉的稱號。
不過芒果兩次出現在壁畫,
作畫者這麼喜歡吃芒果嗎?
台南還有很多特色可以畫吧?

出了地下道,可以到台南火車站。


地下道的另一入(出)口。

新聞中提到市議員批評說有人認為是塗鴉,未免差太多了,這些壁畫看來是用心的彩繪。

台南路邊的塗鴉我也有在觀察,塗鴉有塗鴉的風格,地點常在合法非法之間游走。塗鴉也有畫的不錯的,有機會我再來一篇路邊塗鴉專文。

但是,真的希望塗鴉客不要毀了這些作品,也希望不要有流浪漢躺在其間,南側的地下道就不時會有流浪漢躺在地下道睡覺。

北側地下道與南側的地下道相比,多了這些彩繪,多了點生氣,走在其間,雖說多數行人行匆匆,並不會特意停足觀看這些作品,但還是不少人會轉頭看一下,總比單調的牆面好多了。

南側的地下道偶有街頭藝人表演音樂,走在其中,整個地下道充滿音樂回音,另有一番感受。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找尋鄭經的遺跡~最終回~文衡開臺二王廟

看第四回(最終回)之前請務必先看「第一回~東寧王朝東寧路」、「第二回~北園海會開元寺」「第三回~法華鄭墓天后宮」才知道這系列文章的前因後果。


在上一回提到鹽行天后宮的黃先生知道我在找鄭經的相關資料時,他說:「在永康砲校那附近有座廟,叫二王廟,就是主祀二王鄭經…」終於找到最直接的資料了。離開鹽行天后宮後,我馬上去找二王廟。

就在台20線上,我看到了這個牌樓,中間寫了三個大字, 「二王廟」,疑?這牌樓我以前路過此地有看過啊!不過從來沒仔細看過它,這回是專程來找它的,就看個夠吧!


右邊寫著「文衡聖帝」,中間是「二王廟」,左邊寫著「開臺聖王」。
就讓這牌樓當成這篇的標題吧。


「開臺聖王」來個特寫。
從牌樓下方的小路再往前一小段,就可以找到二王廟。


大大的看板

二王廟的正面。

位於台南縣永康市二王里的「二王廟」,創建於明永曆三十五年(西元1681年),主祀當時在此地墜馬身亡的「鄭經」。清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重建二王廟,主祀開台聖王、鄭府二千歲、鄭府三千歲及文衡聖帝。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年)增奉關聖帝君為主神,遂曰本地為二王。後經幾次整修與遷建,今廟貌為民國五十八年(西元1969年)所建,後又於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又經整修迄今。

二王廟前牆有兩塊咸豐七年(西元1859年)的「重建二王廟碑記」及咸豐三年重修碑記刻:「郡城之北相去六七里,有二王崙焉。前里人立廟於此,崇祀關聖帝君,旁列二王,故其崙並號曰二王。夫祀帝君而繫之以二王者,以二王為始基也。」不僅是該廟重要的文物,同時也說明該廟名稱的由來。
~~引用自 二王廟 台灣大百科


永曆三十四年,鄭經西征失敗返台後,委政於監國克臧退居北園(今開元寺),遊獵享樂。三十五年正月,馳馬狩獵於甲內,不幸墜馬,未幾薨逝。里人就在墜馬的地方,立小祠祀之。康熙四十一年,舊制永康上中里轄內十六庄社共同捐資建造,翌年二月完成,祀奉二王鄭經為主神。雍正、乾隆年間猶存。至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抗清之役發生,規模不小。總督常駐節於關帝廳,二王廟為明鄭遺緒,自然引起注目。地方人士為避免宮廟慘遭不測,乃在土虱窟人士王志遠倡議下,增奉關帝為主神,以祈平安無事。日治末,實施皇民化運動時被荒廢。民國三十五年新化大地震中坍毀。三十八年李案子等倡修遷建於甲內(即現址),四十三年完工,為四垂亭式建築。」~~引用自台南永康二王廟 Facebook


何謂「出將」?

「聖德英靈震寰宇」
「王威顯赫護台瀛」


何謂「入相」?

「開宗明義扶漢室」
「台命雪恥驅荷番」


出將入相」: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宰相。指人德才兼備,也指擔任文武要職。


進去二王廟逛逛吧。













在清朝當年的政治氣氛下,二王廟為明鄭遺緒,得低調啊!所以後來增奉關帝為主神,以祈平安無事。

殿內的神像我無法判斷那一個是鄭經神像,太多了。

何時從供奉鄭府二千歲、文衡聖帝後來再加上開台聖王、鄭府三千歲、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清水祖師、普奄祖師、三彭祖師、中壇元帥、范大神、謝大神等諸位尊神,這我就沒看到資料了。

但是,一間廟內有這麼多神,不會太多了嗎?快變成眾神公寓了。


廟旁有一佈告欄。
上有二王廟沿革簡介。



永曆三十五年正月廿八(1681年3月17日),鄭經於承天府去世,享年40歲。
但是,鄭經到底死因為何?

二王廟的這個狩獵遊樂、墜馬薨逝的說法算是較客氣的說法。

前面第二回~北園海會開元寺 曾提到台灣外記,據台灣外記上面的說法:「…經因縱慾過度,痔瘡暴脹,大腸緊閉,醫治無效…」這種死法似乎是較多人願意相信的說法。

真相到底如何?以鄭經在延平郡王祠沒他的位置的角度來看,唉!!!


上面圖片回顧一下鄭經略傳。 

鄭經  wiki上的鄭經條目,看這裡比較清楚。

廟內眾神雲集,再加上我去時沒人問,殿內的神像我無法判斷那一尊是鄭經神像,就以二王廟沿革簡介上的圖片當代表吧。


來看看廟的外貌。



上面這三仙老公仔標應該是福祿壽三星拱照吧?


離開二王廟時拍的最後一張,也是「找尋鄭經的遺跡」這系列文章的最後一張相片。


鄭經在世四十年,年少時來個亂倫事件,鄭成功薨逝後,又來個姪爭位,清荷聯軍之際,退守台灣,三藩之亂時又西征去湊熱鬧,失敗後又回台狩獵遊樂…出身在鄭家再加上時代因素讓他有個多彩多滋的人生。

政治上重用輔弼大臣陳永華,這或許是他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吧!

除了在政治上的作為,他尚留有詩作「東壁樓集
其內容主要抒發「西方美人之思」,並寓含憂國、思君之意。全集共八卷,約480首詩作,詩歌數量較諸當時其他東寧作家為多,甚至超過沈光文相關詩作。其次,詩集言情寫志,充分流露鄭經在台時的所思所想,有助後人掌握其歷史事蹟與功績外的情性面向。東壁樓集 wiki

來看看wiki上引用的兩篇

〈題東壁樓景自敘〉 

王氣中原盡,衣冠海外留。
雄圖終未已,日夕整戈矛。


〈聞西方反正喜詠得誠字〉

群胡亂宇宙,百折守丹誠。
海島無鸞信,鄉關斷雞聲。
義師興棘岫,壯氣撼長鯨。
旗旆荊襄出,刀兵日月明。
一聞因色動,滿喜又心驚。
原掃腥羶幕,悉恢燕鎬京。
更開朝貢路,再築受降城。

從Google上看的資料,這東壁樓集也是不少人的論文題材。

東壁樓集,或許是讓後人窺視他內心世界的唯一一小扇窗口吧!


所謂「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以鄭經他死後三百多年,還可以找到這麼多資料,也算是個名人了。他在台灣的歷史,是個重要人物, 但是後代歌頌的都是他老爸鄭成功;對他,選擇了技術性的遺忘。

他到底留下什麼名,大概就是「鄭經不正經」吧!
來看一段youtube找到的影片:


鄭經他大概沒想到他會以這樣的名聲留傳人間吧?!


=================================================================

後記:
自從去年這張相片內的「東寧王朝」這四個字引起動機來寫這系列文章,到現在也將近10個月了,終於把這四篇文章完成了。


這中間,其實實地取材早就在去年七、八月間拍完照了。相關的歷史也早就看了不少,還順便複習了一遍金庸的「鹿鼎記」,所缺的,是時間,是心情。

寫這種大長篇文章真的很花時間。

對於一個上班時看了一天電腦資料的上班族,下班後常常懶得再坐到電腦前來打字,這系列的文字「很硬斗」,才會寫這麼久。
一些比較輕鬆的主題,完成的速度通常很快。

老婆問我寫這麼冷門的文章會有人看嗎?我不知道。
有同事問我,對歷史很有興趣嗎?
我其實對拍照比較有興趣。
在台南這個城市,找出拍照的主題。


但寫這系列文章,卻讓我收獲良多。

去了好幾個來台南這麼久竟沒去過的地方。
讓我對台灣早期的歷史清楚了不少。
讓我知道台南的古跡的關連性。
讓我有機會背著相機去曬太陽。

最大的收獲就是讓這四回的文章出現。
回頭從第一回一路看到第四回(最終回),
還真是有點小小的成就感。
網路找來找去,還真是沒看過這主題的文章。

或許那一天有人要找東寧路的路名典故,
或許那一天有人要鄭經的遺跡,
這四回的文章也能成為網路上的路標或是景點吧!

Shyan 2014.05.03 於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