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苦悶的上班族一個。下班後,拍拍照,聽聽音樂,看看影片,不亦快哉!

總網頁瀏覽量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成功廳 VS. 成杏廳 VS. 崇華廳,比什麼?「 音響效果」啦!

生活中不時充滿意外,上週,意外的聽了兩場音樂會。

一場是在「成功廳」的「沐夏樂飛颺」,「一群來自台南、高雄兩地四校熱愛合唱的大學生,相約在2013年的仲夏,齊聚一堂,為高雄及台南的市民朋友帶來一場美妙的音樂饗宴。」這是他們的廣告詞。那天下班時剛好看到海報,那晚又有空,合唱音樂我也很有興趣,就去聽了這場合唱音樂會。

另一場則在是在綠色魔法學校「崇華廳」的楊若慈小提琴獨奏會。這場更是碰巧遇到的,週日拿著同事借我的Nikon D7100相機在台南到處試機(試機拍的東西大概就是下一篇的內容吧,哈!),逛到成大「臺灣文學系系館」時,看到崇華廳有小提琴獨奏會,這我很有興趣,上次到綠色魔法學校的「崇華廳」沒活動,這回可以聽看看崇華廳的音響效果,而且剛好也拍累了,大熱天一邊休息吹冷氣一邊聽現場古典音樂,一大享受啊!



成大還有個常用的音樂廳,成大醫學院的「成杏廳」,我也在成杏廳聽了好幾次音樂會,成杏合唱團每年的公演也都是在成杏廳辦的,對這廳的音響效果也有一定的記憶,剛好可以來個「三廳院」音響效果對抗賽。而這三廳的空間大小則是成功廳(900座位) >成杏廳(584座位) > 崇華廳(330座位)。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在成大出沒,這「三廳院」的音響效果,我之後也多多少少還會接觸到,就當成在玩音響,來個印像之旅吧!當然,效果純屬個人的主觀印像,未經儀器證實。不過,我坐的位置還都算是「皇帝位」,要聽就挑好位置聽,自由進場的好處。

會說最近在家聽音樂都退化到聽net radio,常聽Classical 102或是SmoothJazz.com,連CD都懶得拿出。

先來說說成功廳吧。
成功廳是成大最大的多用途廳(體育館就不算了),正因為是最大的多用途廳,所以,音樂用途成了它最大的挑戰。
成功廳,我在裡面看過電影,聽過演講,參加過成幼的畢業典禮,所以,對它不是只有這一次聽合唱的印像。

它的舞台較深,當表演舞台還不錯。當演講廳、舉行典禮也都沒問題。熱音演出,靠的是音響喇叭,沒問題。但是,當音樂廳,我覺得大有問題。

它的舞台反射板、擴散板都是活動式的,效果不好。舞台的聲音到觀眾席後,也沒什麼殘響,這次合唱我坐的位置還不錯,但還是覺得聲音很遙遠,很乾,而且,可惜了那台當伴奏的 Steinway & Sons平台鋼琴,雖然是當配角,僅半開,但聲音好悶啊!


不過這次的「沐夏樂飛颺」我聽到了不少沒聽過的曲目,算是不錯的收穫,有空時再來研究一下那些曲目。


再來談談成杏廳。
這廳雖然最常用的用途是當上課、開會、演講用途,但舞台沒成功廳那麼深,坐位沒成功廳那麼多,也不像成功廳那麼歴史悠久,當音樂廳效果還不錯,記憶中成杏合唱團在這裡演出時的印像也還不錯,至少會專心聽音樂、聽歌唱,不會讓我分心去聽「音響效果」!而且,這廳也有不少次的鋼琴比賽在這裡舉辦,聲音有一定的水凖。椅子的舒適度與成功廳差不多。


再來看看崇華廳。
這廳應該是成大最新的廳吧?就在綠色魔法學校的二樓,下面這兩張是上次去逛綠色魔法學校時拍的。

入口處。

可以看到空間不是非常大,根據資料是330座,椅子的舒適度在三廳來說,最不舒適!較小較硬。
但是,在聽完楊若慈小提琴獨奏會後,我覺得音響效果是三廳最好的一廳!(這次的獨奏會我是故意把重心放在聽音響效果,而不是放在聽音樂)

那天進場後拍了這張後相機就收起來了,專心當個聽眾。
從這張可以看到舞台的設計。舞台的後方有一大片大理石牆當反射板,而聽眾席上方亦有經過設計。小提琴演奏時舞台的反射音加上空間的殘響,聲音飽滿滋潤,小提琴聽起來不會「太小支」,而殘響也不至於干擾原音,這廳當成獨奏廳、小型音樂會的空間很不錯。

舞台那台鋼琴應該是YAMAHA的,在這個空間聽起聲音很好,只是,它是全開,第一首是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春」(就是「交響情人夢」野田妹為峰小提琴補考演奏伴奏的那一首),我是聽的很爽啦!當成鋼琴演奏會的話。但這是小提琴獨奏會,風彩被鋼琴拉走了。果然,下半場鋼琴改成半開,小提琴的音色更突出了,這就是小提琴獨奏會了。

空間音響效果好,如果再加上只有小提琴獨奏而沒有鋼琴伴奏,技巧原形畢露,這就是一大挑戰了。她上下半場都有挑戰獨奏,鼓鼓掌!

本想下半場改坐到最後一排,聽看看在最後面的音響效果,但是,聽眾不少,近乎滿場,很多家長帶著小孩來聽,看來學小提琴的小孩不少。

楊若慈,雖然小小年紀,但這已是她的第三場個人演奏會了,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這篇「 音響效果」評比就在這裡收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